日前,美國芝加哥大學生物學家丹尼爾·馬格裡亞西和他的同事們通過精密儀器觀測到,
鳥兒會在夢中學習鳴叫技術,從而對研究人類的睡眠狀態產生深遠影響。這項研究成果被刊登在新一期《科學》期刊的最顯要位置。
他們在斑雀鳥(一種雀科鳴鳥)的大腦神經元附近安裝了一套微型線路。這套微型線路能將斑雀鳥在睡眠和清醒時的腦神經活動波傳送到終端的記錄儀器上。馬格裡亞西和他的研究小組用斑雀鳥的大腦活動在熟睡和鳴叫時有十分相似的活動狀態的觀測結果,
駁斥了人們以前認為記憶將在睡眠中被扭曲的說法。“以前科學家們認為,鳥類是在不斷矯正中學會鳴叫技巧的。而我們認為鳥類是在睡眠中學習鳴叫的”。馬格裡亞西認為:“鳥類將鳴叫技巧存入大腦,在熟睡時將其讀出,並在睡眠中不斷重複和鞏固關於鳴叫的記憶。”
無獨有偶,近期科學界對人和老鼠所作的一系列實驗結果也證明了睡覺和學習這兩個腦部活動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
一項研究表明:老鼠的神經元群在處於機警狀態和昏睡狀態時有著十分相似的活動狀況。同一期《科學》期刊上還刊登了這樣一個實驗:一群玩過某種電腦遊戲後隨即入睡的被調查者幾乎都在夢境裡重溫了所玩遊戲的內容、過程等。此前,曾有科學家說過人的大腦會在做夢時重組白天所經歷的種種事件,
並對此有明確的感知和理解。上述實驗的操作者、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羅伯特·斯蒂克格爾德說:“這一實驗結果證明了這樣一句老話是正確的‘休息是為了更好地學習’。而且,在學習之後休息,對鞏固學習成果是非常重要的。”斯蒂克格爾德還認為,睡眠不足將成為學習的最大障礙,甚至會造成類似於老年癡呆症的大腦疾病。
馬格裡亞西說,“做夢並非是一個有規律可循的、系統性的生理行為,
但它確是生物學研究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