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和流星的區別:不僅是大小差別
彗星每次訪問太陽都要丟失一部分揮發性物質,最終它將成為太陽系中的又一顆岩石天體。因此對宇宙而言,彗星可以說是非常短命的。那流星呢??又對它瞭解多少呢?跟隨小編繼續來看看彗星和流星的區別。
可能感興趣》》傳說中的天狗食月
彗星是由冰和少量岩石組成的小天體,平均物質密度只有10-1000千克/立方米,天文學家們把彗星形象地稱為“髒雪球”。在一般的情況下,彗星都在太陽系的邊緣地區,這時即使被觀測到,
彗星每次訪問太陽都要丟失一部分揮發性物質,最終它將成為太陽系中的又一顆岩石天體。因此對宇宙而言,彗星可以說是非常短命的。許多科學家認為有些小行星就是已熄滅的彗核,
迄今發現的彗星共有1800多顆,它們中的大部分和我們僅有一面之緣,匆匆繞過太陽後,便沿著抛物線或雙曲線一去不返了。只有沿著封閉軌道運行的彗星才能去而複來,這便是週期彗星。科學家把200年定為短週期彗星和長週期彗星的分界。
什麼是流星呢?
流星是行星際空間的塵粒和固體塊(流星體)闖入地球大氣圈同大氣摩擦燃燒產生的光跡。
火流星也屬偶發流星,只是它出現時非常明亮,像條火龍且可能伴有爆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