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籙是什麼?威力巨大,施法必備
符籙,亦稱“符字”、“墨籙”和“丹書”,符籙之術是道教正一道的主要修習方術,其起源于巫覡,始見於東漢,到宋元時的符籙三宗(也即所謂“三山符籙”)為茅山上清派、閣皂山靈寶派、龍虎山天師道。
你可能喜歡》》陰宅十不葬解釋
符籙術的思想基礎是鬼神信仰,是修道者與上天(靈界)對話的媒介和管道,我國古代道教在長期傳習符籙術的過程中,創造了紛繁的符籙道法,
(一)複文。多數由二個以上小字組合而成,少數由多道橫豎曲扭的筆劃組合成形。主要見於《太平經》。
(二)雲篆。據說是天神顯現的天書,實即模仿天空雲氣變幻形狀或古篆籀體而造作的符籙。主要見於《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
(三)靈符。寶符,由更為繁複的圈點線條構成的圖形。
(四)符圖。由天神形象與符文結為一體的符籙。
道教符籙使用十分廣泛,有用於為人治病者,即將丹書符籙於紙,燒化後溶于水中,讓病人飲下;或將符籙緘封,令病人佩帶。有用於驅鬼鎮邪者,或佩帶身上,或貼於寢門上。還有將符籙用於救災止害者:或將符籙投河堤潰決處以止水患,或書符召將以解除旱災等。
至於道士作齋醮法事,更離不開符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