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是千古常理。找個什麼樣的伴侶,是每個未婚者首先考慮的問題。男女婚配要考慮很多因素,其中年齡差距是很重要的一項內容。一些未婚朋友在擇偶時就遇到了這個很現實的問題,自己喜歡的人年齡較大或偏小,遭到家人的反對,也有一些社會輿論的壓力,但自己又不願意放棄,沒法做出抉擇,因此陷入苦惱之中,不知如何解脫。
這種情況在婚配中非常多見。那男女婚配年齡到底相差多大為宜呢?命理上是如何理解的?
首先,婚姻從根本上來看是一種緣分,而緣分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其次,從命理上來看,男女婚配並無年齡上的限制。中國的干支紀年,一般都把12年當作一個時間的小輪回,所以在12歲以內的都算是同齡人,在這個範疇內極易產生感情,中國的絕大多數夫妻都在這個年齡範疇以內,
這三個大的婚配區域,各有自己的婚配特點。即便是相差12歲以內的第一區域,也不是所有的年齡都是合適的婚配,也有婚姻不幸的事實。經過相關統計,離婚率最高的恰恰就發生在12歲以內這個區域。而另外兩個高年齡段婚配區域的離婚率反而很低。從現實來看,低年齡差距者年輕氣盛,各不相讓,互不服氣,互不理解,
相比而言,年齡差距大的夫妻,由於大的一方成熟穩重,心理素質與經濟基礎都相對較好,而且不易為外情所動,懂得珍惜疼愛,關懷備至,包容忍讓,小的一方極受寵愛,生活憂慮較少,容易享受婚姻的幸福,這種幸福感也會感染大的一方,
從傳統觀念上來看,在中國古代並不十分在乎夫妻的年齡差距。那時主要看是否“門當戶對”,所謂的“門當戶對”一般是指物質基礎而言。我們都知道,舊社會有很多夫妻年齡差距都是比較大的,一般是男大女小,男女在第二個婚配區域的為多數。這是因為受傳統觀念與命理的影響。現代社會之所以婚齡差距縮小了,從一定意義上看,是由於所謂“破除迷信”,提倡新婚姻觀念,和講究男女平等所致。男女平等本來無可非議,但要是運用到婚配上,就有些“不平等”了。這種看似“年齡平等”的婚姻,有其一定益處,也有其一定不足。
其實在傳統婚配上,
根據古人的概念,天合地合的婚配是上上等婚配,但他們的年齡差距卻都很大。比如1974甲寅年的虎女,要配1959己亥年的豬男,構成天干甲己合、地支亥寅合,兩者相差15歲,屬於婚配中的第二個區域。現實中第二個區域的夫妻婚配也不在少數,比如與金庸白頭偕老的女子叫林樂怡,她曾是酒店裡的侍應,時年16歲,比金庸年輕27歲,“容貌清麗脫俗”。大家暗地裡稱她為“小龍女”。他們一見鍾情。二人結婚後,金庸送小嬌妻到澳洲留學。至今,金庸仍伴著林姑娘到處旅遊和講學。問他如何經營“忘年之交”的婚姻時,
還有96丙子年的鼠女,要配61辛醜年的牛男,那要相差35歲,屬於第三婚配區域,聽起來好像不可能,但當今社會中,相差30歲以上的也大有人在,比如翁帆楊振寧夫妻,年齡相差54歲。
許多年以來,社會上都把男女婚配的實質問題忽略了,都只看重年齡而忘了實質。男女婚配的實質不在於年齡大小,而在於幸福與否。同齡人也不見得就幸福,非同齡人也未必不幸福。衡量婚姻幸福與否並不在於年齡大小,而在於是否心心相印,是否情投意合,是否相濡以沫,是否舉案齊眉……所以相愛的男女,只要感覺在一起能夠幸福,就不必在意年齡大小,兩者以外的人更沒有不理解或阻撓的必要。
另外從優生優育的角度來看,夫妻年齡差距大,所生的孩子智力高,身體健康,這是因為父親成熟的智慧與母親健康的基因遺傳給了後代,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父母年齡差距多在15歲以上,中國的教父孔子的父母年齡相差50多歲。而越是年齡差距小的,就像近親結婚的一樣,所生的孩子品質也會打上一些折扣,這是當今社會都熟知的一個概念。
至於年齡差距多大才是最合適的婚配,概括來看還是第二個婚配區域最為合適,這種婚配最為穩固長久。第一個婚配區域次之,這種婚配容易變化。第三個婚配區域再次之,這種婚配比較少見。
在第一個區域內,也講究合適的歲數,習慣上分別以三歲、五歲和七歲為比較合適,但這也不是絕對的。
如果拋開年齡概念,最科學的命理婚配是講究五行的配合,避免地支的刑沖。合即天合地合、六合三合,天干五合是甲己合、乙庚合、丙辛合、丁壬合、戊癸合;地支六合是子醜合、寅亥合、卯戌合、辰酉合、巳申合、午未合。地支六沖是子午沖、醜未沖、寅申沖、卯酉沖、辰戌沖、巳亥沖。
運用的方法是,以出生的年干支來查看,比如生於76丙辰年的男生,如配81辛酉年的女生,這就是天合地合,俗稱“龍鳳配”,87丁卯年女,如配82壬戌年男,86丙寅年女,如配71辛亥年男,也都是天合地合,都是命理中的上上等婚配。有些年幹雖說不合,有可能相生或相克,但地支只要相合的也可,比如85乙丑年女,可配72壬子年男;83癸亥年女,可配甲寅74年男;84甲子年女,可配73癸醜年男;88戊辰年女,可配81辛酉年男;89己巳年女,可配庚申80年男等等。當然,這只是概括地從年上來看,如果能結合雙方八字整體狀況,或至少結合雙方日柱狀態來看,那就更準確具體了。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婚姻的實質不在於數量而在於品質。所謂數量就是年齡歲數與婚戀的次數。所謂品質就是緣分、感受與默契。相信沒有哪個人願意去追求婚戀的數量。要實現婚配的科學合理,首先要轉變觀念,不但年輕人要轉變,而且長輩更要轉變,從不理解變為理解,從不支持變為支持,那樣才有真正的愛情婚姻,才是真正的自由婚姻,才可能實現最理想的婚配。
男女婚配的實質不在於年齡大小,而在於幸福與否。同齡人也不見得就幸福,非同齡人也未必不幸福。衡量婚姻幸福與否並不在於年齡大小,而在於是否心心相印,是否情投意合,是否相濡以沫,是否舉案齊眉……所以相愛的男女,只要感覺在一起能夠幸福,就不必在意年齡大小,兩者以外的人更沒有不理解或阻撓的必要。另外從優生優育的角度來看,夫妻年齡差距大,所生的孩子智力高,身體健康,這是因為父親成熟的智慧與母親健康的基因遺傳給了後代,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父母年齡差距多在15歲以上,中國的教父孔子的父母年齡相差50多歲。而越是年齡差距小的,就像近親結婚的一樣,所生的孩子品質也會打上一些折扣,這是當今社會都熟知的一個概念。
至於年齡差距多大才是最合適的婚配,概括來看還是第二個婚配區域最為合適,這種婚配最為穩固長久。第一個婚配區域次之,這種婚配容易變化。第三個婚配區域再次之,這種婚配比較少見。
在第一個區域內,也講究合適的歲數,習慣上分別以三歲、五歲和七歲為比較合適,但這也不是絕對的。
如果拋開年齡概念,最科學的命理婚配是講究五行的配合,避免地支的刑沖。合即天合地合、六合三合,天干五合是甲己合、乙庚合、丙辛合、丁壬合、戊癸合;地支六合是子醜合、寅亥合、卯戌合、辰酉合、巳申合、午未合。地支六沖是子午沖、醜未沖、寅申沖、卯酉沖、辰戌沖、巳亥沖。
運用的方法是,以出生的年干支來查看,比如生於76丙辰年的男生,如配81辛酉年的女生,這就是天合地合,俗稱“龍鳳配”,87丁卯年女,如配82壬戌年男,86丙寅年女,如配71辛亥年男,也都是天合地合,都是命理中的上上等婚配。有些年幹雖說不合,有可能相生或相克,但地支只要相合的也可,比如85乙丑年女,可配72壬子年男;83癸亥年女,可配甲寅74年男;84甲子年女,可配73癸醜年男;88戊辰年女,可配81辛酉年男;89己巳年女,可配庚申80年男等等。當然,這只是概括地從年上來看,如果能結合雙方八字整體狀況,或至少結合雙方日柱狀態來看,那就更準確具體了。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婚姻的實質不在於數量而在於品質。所謂數量就是年齡歲數與婚戀的次數。所謂品質就是緣分、感受與默契。相信沒有哪個人願意去追求婚戀的數量。要實現婚配的科學合理,首先要轉變觀念,不但年輕人要轉變,而且長輩更要轉變,從不理解變為理解,從不支持變為支持,那樣才有真正的愛情婚姻,才是真正的自由婚姻,才可能實現最理想的婚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