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族民間流傳著各種各樣的關於神的故事,而也有關於太歲的故事據說,太歲到哪,相應的方位就會出現一塊肉狀物,是太歲的化身,若在此地動土,那麼就會驚動太歲,從而帶來災難。這就是“在太歲頭上動土”的說法。本期的犯太歲帶你真正的瞭解太歲。瞭解太歲有幾位分別叫什麼!
1、十二太歲:
傳說水神共工有一個兒子叫後土,是土地之神。後土生下時間神噎鳴,噎鳴有十二個孩子,就是十二太歲神。十二太歲:攝提格、單闋、執徐、大荒落、郭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困敦、赤奮若。分別與十二支按順序對應。
2、六十值年太歲:
太歲,為道教神明的尊稱,又稱太歲星君,或者歲君。太歲就是天上的木星,因為木星每十二個月運行一次,所以古人稱木星為歲星或太歲;太歲又稱太歲星君,它既是星辰,也是民間奉祀的神靈。中國傳統的紀年方法叫干支紀年法,
始於甲子,終於癸亥。一個輪回需要60年,稱為六十甲子。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在這60年裡面,每一年天上都會派一位元神仙出來值年,他負責掌管這一年人間的福與禍,也掌管這一年出生的人一生的旦夕禍福,老百姓尊稱這些神仙為值年太歲,60年就有60位太歲,所以統稱為60甲子神。
【六十甲子太歲星君】太歲神從南北朝開始就有六十位,到了清代初期六十位元太歲的名字全部更換,成了現在各地有安奉太歲的廟宇裡面的六十太歲。
金辨為太歲星君的姓名甲子金辨,乙丑陳才,丙寅沈興,丁卯耿章,戊辰趙達,己巳郭燦,
3、“太歲”是一種存在於地球上的不明生物體,它的存在、作用和影響在生物學界始終有爭議。
4、民間的六十位太歲
相傳,商朝最後一位君主紂王,拋棄了身懷六甲的妃子姜氏,薑氏仍把孩子生下來;孩子長大之後,助周文王討伐紂王有功,獲姜太公封為「治德太歲」。
之後,道家陸續將有德之士封為太歲,成了六十太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