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雲:玉為枕而腦聰。古代帝王都喜歡用玉做枕頭。玉是埋藏上億年,所含礦物質眾多,古人特別喜歡佩戴玉做的飾品。長期佩戴對人體有保健作用,那麼帶玉手鐲有什麼禁忌呢?本期開運化煞為你揭曉。
所謂“三忌”,是指古玉“忌油”、“忌腥”、“忌污濁氣體”;所謂“四畏”是指古玉“畏冰”、“畏火”、“畏姜水”、“畏驚氣”。
所謂“忌油”,是指古玉應避免接觸油膩。這是因為油脂可封堵玉質的微細孔隙,使玉質中的灰土不能出來,玉器就不會瑩潤,透不出所謂的“清光”。玉器因在地下長期受水浸土蝕,微細孔隙中自然滲入土質或雜質,養護的目的便是儘量使其雜質“吐”出。
有些人以為將古玉抹上些花生油或在鼻上、面額、頭髮中沾些人體油脂,可使古玉顯得油亮、溫潤,實則是一大忌,反而對玉質有害。一旦沾了油膩,解決的辦法有二,一是用滾水煮一會兒,便可退油,二是將玉件放入痱子粉或幹麵粉中,
“忌腥”是指玉器與腥物接觸,不但使玉器含有腥味,也會傷至玉質。腥氣或腥液中所含的化學成分,如鹵鹽等,對玉器有一定的腐蝕,而導致玉質受損,所以古玉要避免與腥物相觸。
古玉“忌污穢”的道理與“忌油”相似,因此玩玉之時,事先要洗淨雙手。
至於所謂“畏冰”,是指古玉時常近冰,或被凍,則色沁就不活,沒有潤感,謂之“死色”。有人以為將古玉放在冰箱中冷凍,會使其“通透”和“質堅”,實在是一大錯誤,這樣做可能會使玉質產生裂紋而不可挽救。
“畏火”則是說古玉如果常靠近火或熱源,則可能使“色漿”盡褪。“色漿”主要是指玉質的表面光澤和透明度。古玉近火受熱,尤其是高溫,可導致裂紋的產生,亦可傷及玉質,
“畏姜水”是說有些人以為“姜水”是除腥除臭之物,可除去古玉的土腥氣或腐臭氣。實際上,古玉與姜水接觸往往會使已有的沁色黯淡無光。如果浸的太久,還會使玉器渾身起麻點,難以補救。
“畏驚氣”是指當佩戴者受驚或不慎將玉器跌落在地或碰撞於硬物之上時,玉器重則“粉身碎骨”、輕則產生裂紋。因為重撞之下,內部結構總會受影響,即便是肉眼看不見的微細裂紋,也是玉器的隱患。所以,玩玉者講究平心靜氣,戒驚戒躁,這也是修身養性的內容。
古代文人雅士,亦愛此法。此法可與緩盤法互相配合。意盤法是用手把玩,珍之重之。古人所謂、時時摩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