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空寺位於中國北嶽衡山,建在離地50米的懸崖上,擁有41件殿堂的寺廟,無論遭受什麼樣的天災,都不曾倒塌。懸空寺歷經1500年,而它千年不倒的謎團,至今為人稱道,本期的建築風水帶你去瞭解看看懸空寺為何千年不倒。
還想要瞭解》》農村民宅建築風水
懸空寺千年不倒,妙在選址。我們知道,不論何種風水派別,就風水巒頭而言,都強調藏風聚氣,鍋底、仰掌、聚寶盆之類形局,為風水大師們所看重。懸空寺坐西向東,處於深山峽谷懸崖上的一個小盆地內,下臨渾河河水。
懸空寺所在懸崖的山勢,好像一口掛起來的鍋一樣,中間凹了進去,而懸空寺恰好建立在鍋底。這種“穴”位,使得塞外凜烈的大風不能吹襲懸空寺,懸崖頂峰突出部分好像一把傘,既遮擋烈日,又使古寺免受雨水、崩石衝擊。
懸崖下的河流,是懸空寺“生氣”之重要來源,其上騰的生氣,濕潤了懸古寺,
懸空寺的空中鍋底選址,盡得風水“地利”之勢;千年不倒,首功應歸於選址。
懸空寺千年不倒,妙在“鐵扁擔”接“脈”借勢。風水“巒頭”講究來龍去脈,有龍脈之地,才可興旺長久。無脈之地形、格局,猶如孤島、獨山,不可建也。懸空寺如果只懸在空中鍋底,不與山體相連,即不接“脈”借勢,不要說千年不倒,就是要建起來也不可能。懸空寺接“龍脈”,用的是鐵扁擔,這即插進懸崖裡的純木橫樑。
考古學家們發現,
所有的橫樑被桐油浸過防腐防蟲,插入石孔的一端打上了楔子,打入洞內,楔子會撐開橫樑,牢牢卡在石壁上,其作用類似於今天的膨脹螺栓,打得越深,固定得就越緊密,其“接脈”就能做到天衣無縫。懸空寺的橫樑(“鐵扁擔”)共有27根,上面鋪木板修棧道,整個樓閣因有了橫樑接脈,樓、山、崖便渾然一體,41間殿堂壓在上面便巍然屹立,曆千年不倒,成為世界一大建築奇跡。
當然,為了給橫樑分擔負擔,另設計了22根立木分力。棧道下方的立木可以晃動,
懸空寺千年不倒,妙在“人和”。懸空寺是我國唯一的“三教合一”的千年古刹。在寺院北端的最高層,有座三教殿,我國佛、道、儒三大教派的釋迦牟尼佛。老子、孔子端座一殿。
自古以來,各教派為贏得百姓朝拜,各執已見,爭論不休,故天下寺殿多是分立,而懸空寺“三教合一”,實為罕見,因此,歷代朝野臣民對其都備加愛護。皇家風水在形局上講究“對稱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