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玄學主要是指三玄,而歷經歷史長和的洗禮與發展,就逐漸形成了如今我們所瞭解的玄學,現代的玄學已經不僅僅指的是三玄。那麼你知道中國三大玄學指的是什麼嗎?本期的玄學入門帶你去瞭解。
中國三大玄學是什麼
《老子》、《莊子》、和《周易》就是所謂的三玄。
魏、晉、南北朝流行的一種崇尚老莊社會思潮,是研究幽深玄遠問題的學說。語始見《晉書?陸雲傳》。魏晉名士以談“玄”,釋“玄”,崇尚虛無,空談名理為風氣,並建立起不同的流派,故名。
“玄”這一概念,最早見於《老子》:「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以《老子》、《莊子》、和《周易》為經典,稱為「三玄」,討論有無、本末、動靜、言意象,以及自然與名教等的相互關係,以綜合儒、道、名、法諸家學說的新的思想形式,代替趨於衰微的漢代經學。魏晉玄學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阮籍、嵇康、王弼、向秀、郭象等。其發展經歷了不同的階段。
綜觀魏晉玄學,其基本特點有:以「三玄」為主要研究物件,並以《老子》、《莊子》注解《易經》;以辯證「有無」問題為中心;以探究世界本體為其基本內容,有提出以無為本」及認為「有」是獨自存在的,不需要「無」作自己的本的思想;以解決自然與名教的關係為其哲學目的;針對漢儒支離繁瑣的解釋方法,強調在論證問題時把握義理,反對執著言、象,提出「得意忘言」、「寄言出意」的方法;以「辨名析理」為其的思維形式。由是形成兩晉南北朝玄學的獨有特色。
魏正始年間,以何晏、王弼為代表,崇尚《老子》,輔以《易》學,提倡“貴無”,主張以寂然不動的“無”為世界的精神性本體,但也注重儒家的喪祭服制和歷代的典儀,服膺孔子,以自然為本,名教為末,統一儒、道。
而阮籍、嵇康則視自然與名教為對立,主張毀棄禮法,“越名教而任自然”。認為達于“自然”,必能“通於治化”,幻想無君、無臣的自然社會。魏晉之際,裴頠批評“以無為本”,肯定萬有存在的真實性,並反對寄生思想和縱欲主義,反對“貴無”和“崇有”,認為萬物皆“塊然自生”,用神秘的“自生”代替“無”為世界的本原,否定萬有的真實性。主張“名教即自然”,君臣、上下之分乃是“天理自然”的體現。
東晉以後,玄學與佛學趨於合流,其特點是以玄學解佛學,主要代表人物為僧肇,提出無不絕虛,有非真有,以一種非有非無,有無合一的學說,企圖淩駕於玄學各派之上。至此,玄學歲餘波未泯,但佛學已逐漸取代其地位。
玄學分為門派
玄學有多種術法,而每種術法也有眾多的門派,如風水就有好幾大類,幾大類的門派加起來足有百家。那諸如八字、易卦、法術、相學等等,整個玄學的門派就更是多不勝數,在這裡不是分門別類,而是說說我的一些感念。為此大體將玄學從業人分成三大派:
學術派
1、淵源——理論以易經為主,學問也是多從流傳的書本中來。
2、專長——這一派多專長于易卦預測、蔔物問事、姓名調整,尤其出現了很多姓名專家,有沒有效一般人也不太好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