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北斗七星或多或少都有些瞭解,北斗七星會在不同的季節和夜晚不同的時間,出現在夜空不同的方位。北斗七星,顧名思義,就是由七顆星組成,而每顆星本身的意義皆不相同。
那麼,究竟北斗七星是什麼星座的呢?現在就跟小編一起去星座知識看看吧!
北斗七星屬大熊星座的一部分,從圖形上看,北斗七星位於大熊的尾巴。這七顆星中有5顆是2等星,2顆是3等星。通過鬥口的兩顆星連線,朝鬥口方向延長約5倍遠,就找到了北極星。認星歌有:“認星先從北斗來,由北往西再展開。”初學認星者可以從北斗七星依次來找其它星座了。大熊座中排成勺形的7顆星。古人很重視北斗,因為可以利用它來辨方向,定季節。
北斗是由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組成的。古人把這七星聯繫起來想像成為古代舀酒的鬥形。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組成為鬥身,
星座解析
下面七星按照古代天文名稱、黃老經注解、道教稱呼、天文專名、國際通用名的順序向大家介紹:
1、古代天文名稱天樞星,《黃老經》說它是“陽明星之魂神”,道教人士又叫它“貪北斗七星狼星”,天文專名是Dubhe,國際通用名是αUma。
2、古代天文名稱天璿星,《黃老經》說它是“陰精星之魂神”,道教人士又叫它“巨門星”天文專名是Merak,國際通用名是βUma。
3、古代天文名稱天璣(機)星,《黃老經》說它是“真人星之魄精”,
4、古代天文名稱天權星,《黃老經》說它是“玄冥星之魄精”,道教人士又叫它“文曲星”,天文專名是Megrez,國際通用名是δUma。
5、古代天文名稱玉衡星,《黃老經》說它是“丹元星之魄靈”,道教人士又叫它“廉貞星”,天文專名是Alioth,國際通用名是εUma。
6、古代天文名稱開(闓)陽星,《黃老經》說它是“北極星之魄靈”,道教人士又叫它“武曲星”,天文專名是Mizar,國際通用名是ζUma。
7、古代天文名稱搖光星,《黃老經》說它是“天關星之魂明”,道教人士又叫它“破軍星”,天文專名是Alkaid,國際通用名是ηU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