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體上遍佈多種經絡,每條經絡上都有對應的身體部位,通過拍打,捶打,按摩來達到養生的效果,而經絡中,三焦經可謂是最為重要的經絡之一了,那麼你知道三焦經不通是什麼樣的症狀?本期的經絡養生帶你去瞭解。
如果三焦經常見症狀:偏頭痛、頭暈、耳鳴、上熱下寒;手足怕冷、倦怠、易怒;皮膚容易過敏;肌肉關節酸痛、無力、食欲不振。
三焦
自《內經》以來就有肝屬中焦與肝屬下焦兩種說法。肝屬中焦說的如:《靈樞·脹論》指出“肝大”、“肝偏傾”、“脅下痛”,肝居脅裡,當位於中焦。《內經》的脈法和晉代王叔和的《脈經》中,均以肝應左關,而屬於中焦。《素問·金匱真言論》王冰注明確指出:“肝為陽髒,位於中焦,以陽居陰,故為陰中之陽也。”從部位劃分而言,肝歸屬於中焦。肝屬下焦說如:唐代孫思邈在《千金要方·卷第二十·三焦虛實》中說:“下焦……主肝腎病候也”,對其治療,“熱則瀉於肝,
三焦部位及臟腑劃分
所謂“部位三焦”說,認為三焦並非是一個獨立的臟腑器官,而是用以劃分人體部位及內臟的特殊概念。根據三焦有上焦、中焦、下焦之別,把人體劃分成上、中、下三個生理病理區域,將人體重要內臟器官分別轄於這三個區域之中。如何劃分人體三個區域及其所轄內臟器官,也存有不同觀點。
將胸腹部劃分為上、中、下三個區域:《內經》對上、中、下三焦的位置及分界已有粗略描述,
將人體劃分為上、中、下三個區域:《東醫寶鑒·內景篇·三焦腑》提出:“頭至心為上焦,心至臍為中焦,臍至足為下焦。”一些期刊文獻及中醫教材也沿用此觀點。
對上、中、下三焦所屬臟腑的認識,除肝的分屬不統一外,其餘均較一致。即上焦胸部,包括心、肺兩髒;中焦上腹部,從解剖部位來說,應包括脾、胃、肝、膽;下焦下腹部,包括腎、膀胱、小腸、大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