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新星作為恒星演化末期的一個狀態,它的品質不小於8個太陽品質,最大的超新星還沒有一個確定的品質上限。一般而言,品質越大的超新星,爆發的時候產生的能量也越大。那麼,來天文現象看看超新星爆炸對太陽系的影響有多大?
恒星在其巨大的自引力下試圖發生坍縮,而阻擋這種坍縮就是它一生的使命。對於恒星的早期,它們往往通過燃燒自己的氫、氦等燃料的核反應來保持自己不被引力坍縮;當核燃料耗盡後,由於量子力學的泡利不相容原理所導致的電子簡並壓會繼續抗衡引力;接下來是中子簡並壓扛起阻擋引力坍縮的大旗。但是對於品質過大的恒星,連中子簡並壓也無法阻止引力的作用,坍縮就必不可免地進行。引力坍縮的副產品就是將引力勢能轉化為內能,當這部分能量過大,就會引爆星體外殼,從而引起超新星爆發。
超新星作為恒星演化末期的一個狀態,它的品質不小於8個太陽品質,最大的超新星還沒有一個確定的品質上限。一般而言,品質越大的超新星,爆發的時候產生的能量也越大。目前科學家相信宇宙中超新星爆發的事件很多,但是在銀河系內被人類觀察到的不過數例。比較著名的比如超新星SN1054,它爆發於1054年,當時是我國的宋朝時期,被當時的史學家記錄下來。它的能量差不多相當於太陽輻射能量總和的10的十次方倍!簡直可以說是照亮了銀河系。
因此,一般來說,如果太陽系附近發生超新星爆發的話,太陽系肯定會受到影響。如果是比較大的超新星爆發,那麼足以將太陽系撕裂為碎片。而且,大品質超新星爆發後極有可能形成黑洞,
超新星是體積是太陽八倍以上的恒星,在合成元素過程中發生粉碎性爆炸,爆炸過程中宇宙間所有的元素都被合成出來,而鐵元素的核卻墜入引力的深淵,質子都壓入了中子,成為密度極大的中子星,若把地球壓縮成30公里的物體即是中子星,某些超級大的恒星爆炸後會產生引力的奇跡——黑洞。
如果黑洞中子星就發生在太陽系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