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应该知道我们每年的过的端午节、吃粽子都是为了纪念我们伟大的诗人------屈原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屈原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吧!
屈原性格特征
独而不群:
“独而不群”的人格美贯穿屈原的一生,在屈赋中处处体现。这四个字出自“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橘颂》是屈原早年的作品,他少年得志,深得怀王信任,所以作品透露出一种傲岸、自信。作《离骚》时的屈原在傲岸中融入了锋利与不屑。
屈原的“独而不群”是对“前世”的继承,“鸷鸟”在屈原心中是祖先的象征。屈原在《离骚》的开头对家事与身世加以介绍,可见他对自己的身世是多么的自豪!古代帝王的苗裔,与楚君同族,出身显的赫使他有了与众不同的高贵,这种高贵是融入到他的血液中的。按古代历法,屈原恰好“得阴阳之正中 ”,这里屈原暗示自己中正的品行是上天赐予的。
他“又重之已修能”,希望集天地之美气,持绝美之能。现在已无法知道屈原具体是如何修能、修何能,《楚辞补注》的猜测是“谋足以安社稷,智足以解国患,威能制强御,仁能怀远人” ,也就是“谋智威仁”。上文认为是学孔孟之道,受吴李之言 。
“独而不群”是对“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的反抗。屈原痛恨随波逐流,他“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也不“蒙世俗之尘埃”!他太高贵了,连世俗的一粒尘土也不要沾上身,蒙垢自己的“皓皓之白”。谁不愿意生?他能选择像渔父这样活下来吗?接舆、长沮、桀溺,他们同样是有才之人,同样不容于俗,甚至说后世的陶渊明也有屈原一样的耿直,可他们都选择苟活下来。他们可以成为隐士,屈原只能是国士。
“独而不群”具体体现在政治斗争中。屈原在楚辞中痛骂祸国小人,感叹贤士难求。屈原的“独”是无可奈何的孤独,是“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是“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对于屈原来说,能振兴楚国的贤士都是他的朋友。“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他为楚国培养贤士,为自己找寻朋友,希望“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那知“哀众芳之芜秽”。他的希望破灭了,他可以忍受兰蕙的凋谢萎绝,
“独而不群”还表现在屈原的为人处世上。《史记》云“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屈原所写的法令损害了权贵的利益,上官大夫不同意。常人的做法会与权贵妥协以保全自己,高明一点的人也许会暂时妥协,
忍而不舍: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在笔者看来这是屈原最动容的精神。这种执着精神一直贯穿屈原赋的始终,从“深固难徙,岂不可喜兮”到“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再到“离慜而不迁兮,愿志之有像”。作《橘颂》时屈原风华正茂,深得怀王信任,楚国沉浸在威王中兴的强大中,一切看起来欣欣向荣。此时的环境在屈原眼里是可以有一番大作为的。于是他以橘树自喻,表明了自己热爱楚国,愿永远留在楚国为国家奋斗的志向。他与每一个刚刚进入政坛的人一样,心中满是理想、节操,希望为楚王分忧,为生民立命。但楚王的昏庸与臣子的奸邪使国家一天天坏下去,屈原放逐汉北,内心倍受打击。在《离骚》中他曾经想过要自己是否可以像他人那样随波逐流,或是离开楚国去能接纳自己的国家发挥聪明才智。但他所有的臆想在“忽临睨夫旧乡”后都结束了。他发现个人的宠辱得失在热爱的楚国面前是那么的不值得一提,四极之大、八荒之美也不能让自己离开楚国。即使整个国家都没人理解自己,美政无法实现也愿身死楚国。怀王吃了秦国的大亏后再次想到了屈原,屈原在此时是还有机会重返政坛,施行他的美政。屈原也被没有完全的绝望,他的内心中或多或少地留有一些希冀。可是怀王死后,顷襄王和他的一群臣子在内政上形如桎梏,外交上投入秦国的怀抱,屈原已经没有任何为国出力的希望了。被楚国朝廷抛弃后,屈原可以有新的选择,不论做出什么选择,他不会被指责。他可以成为新的政治家,成为隐士,从文从政都是好走的路。但他依然执着,依然像年轻时自己所喻的橘树“离慜而不迁兮”。他的爱国之情已经内化成心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楚国的“不舍”,对楚王的“不舍”使他“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这种精神是对楚国精神的继承,是对我们整个民族精神的发扬。《山海经•北山经》:“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於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於东海。” 精卫鸟不在乎个人生命的渺小、力量的孱弱,向浩瀚的大海抗争,这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多么坚韧的精神啊!她明知不可为却为之,明知不可抗争而抗争,这不正是屈原所有的精神吗?这种执着的抗争意识在楚国创立之初有过,在楚国即将大厦将倾的时候再次在屈原身上闪耀。屈原不顾现实的重重困难,他努力地挽救楚国的倾覆。他明知他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他向整个楚国的上层反抗。他如此执着,碰得头破血流还是“忍而不舍”。
他对楚国是如此的不舍,可怎么会投水而死呢?
屈原倾慕彭咸,《悲回风》中有“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孰能思而不隐兮,昭彭咸之所闻”“凌大波而流风兮,托彭咸之所居”。一篇中三次写到彭咸,可见屈原对彭咸的推崇。彭咸因商王不听其谏而投水而死,这不是和屈原的遭遇相同吗?楚国就是他心目中的美人,美人一天天的变坏是他不忍心看到的。与其看到自己所追求的“美”被玷污,不如让自己告别这个“物之汶汶”的世界。
从“深固难徙,岂不可喜兮”到“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再到“离慜而不迁兮,愿志之有像”。作《橘颂》时屈原风华正茂,深得怀王信任,楚国沉浸在威王中兴的强大中,一切看起来欣欣向荣。此时的环境在屈原眼里是可以有一番大作为的。于是他以橘树自喻,表明了自己热爱楚国,愿永远留在楚国为国家奋斗的志向。他与每一个刚刚进入政坛的人一样,心中满是理想、节操,希望为楚王分忧,为生民立命。但楚王的昏庸与臣子的奸邪使国家一天天坏下去,屈原放逐汉北,内心倍受打击。在《离骚》中他曾经想过要自己是否可以像他人那样随波逐流,或是离开楚国去能接纳自己的国家发挥聪明才智。但他所有的臆想在“忽临睨夫旧乡”后都结束了。他发现个人的宠辱得失在热爱的楚国面前是那么的不值得一提,四极之大、八荒之美也不能让自己离开楚国。即使整个国家都没人理解自己,美政无法实现也愿身死楚国。怀王吃了秦国的大亏后再次想到了屈原,屈原在此时是还有机会重返政坛,施行他的美政。屈原也被没有完全的绝望,他的内心中或多或少地留有一些希冀。可是怀王死后,顷襄王和他的一群臣子在内政上形如桎梏,外交上投入秦国的怀抱,屈原已经没有任何为国出力的希望了。被楚国朝廷抛弃后,屈原可以有新的选择,不论做出什么选择,他不会被指责。他可以成为新的政治家,成为隐士,从文从政都是好走的路。但他依然执着,依然像年轻时自己所喻的橘树“离慜而不迁兮”。他的爱国之情已经内化成心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楚国的“不舍”,对楚王的“不舍”使他“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这种精神是对楚国精神的继承,是对我们整个民族精神的发扬。《山海经•北山经》:“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於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於东海。” 精卫鸟不在乎个人生命的渺小、力量的孱弱,向浩瀚的大海抗争,这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多么坚韧的精神啊!她明知不可为却为之,明知不可抗争而抗争,这不正是屈原所有的精神吗?这种执着的抗争意识在楚国创立之初有过,在楚国即将大厦将倾的时候再次在屈原身上闪耀。屈原不顾现实的重重困难,他努力地挽救楚国的倾覆。他明知他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他向整个楚国的上层反抗。他如此执着,碰得头破血流还是“忍而不舍”。
他对楚国是如此的不舍,可怎么会投水而死呢?
屈原倾慕彭咸,《悲回风》中有“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孰能思而不隐兮,昭彭咸之所闻”“凌大波而流风兮,托彭咸之所居”。一篇中三次写到彭咸,可见屈原对彭咸的推崇。彭咸因商王不听其谏而投水而死,这不是和屈原的遭遇相同吗?楚国就是他心目中的美人,美人一天天的变坏是他不忍心看到的。与其看到自己所追求的“美”被玷污,不如让自己告别这个“物之汶汶”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