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叫我們看破,放下。世人說簡單,卻罕有人做到。因為我們都情願生活在罪惡欲望中,看不到事物的背面。寧可被欺騙或自欺欺人,也不反省。因為我們總是缺乏拒絕誘惑和反省的勇氣。幾個禪意故事,希望能給迷惑的你一些智慧啟迪。
1、平常心
有人問慧海禪師:“禪師,你可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
慧海答道:“有。”
“是什麼呢?”
慧海答道:“我感覺餓的時候就吃飯,感覺疲倦的時候就睡覺。”
“這算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每個人都是這樣的,有什麼區別呢?”
慧海答道:“當然不一樣的!”
“為什麼不一樣呢?”慧海答:“他們吃飯時總是想著別的事情,不專心吃飯;他們睡覺時也總是做夢,睡不安穩。而我吃飯不是吃飯,什麼也不想;我睡覺的時候從來不做夢,所以睡得安穩。這就是我與眾不同的地方。”
慧海禪師繼續說道:“世人很難做到一心一用,他們在利害得失中穿梭,囿於浮華的寵辱,
2、滿足和改變
一個大學畢業後到處求職失敗的青年,在苦悶的旅途中遇見一位智者。智者坐在一棵大樹下,臉龐消瘦而神態安詳,衣衫襤褸但身體健康。
於是青年走到智者的面前,問:“您對現在的生活滿意嗎?”
“滿意。”智者回答。
“您是怎麼做到滿意的?”
“學會滿足。”
青年想了想,繼續問道:“那你從出生到現在一直都對自己的生活滿意嗎?”
智者微微抬了抬頭說:“不是。”
青年緊接著問:“那感覺不滿意的時候,怎麼辦?”
“學會改變。”
幾句簡短的對話讓這位元失意的青年醒悟。
人們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是自己的事情,但不論是錦衣玉食還是粗茶淡飯,人們都應該學會滿足,只有在一種滿足的心態下才能體會出生活的安寧和幸福。可是人又是一種欲望動物,即使現在滿足了,以後又會有新的欲望,又會不“滿足”,當你感覺現在的已經無法讓你滿足的時候,不要學會去改變它,而不是逃避或者得過且過。
滿足與改變看似矛與盾,水火不容,實際上是相克相依,難分難舍的。學會了滿足,你就能享受到人生的快樂和幸福,否則就只能在欲望的驅使下拼命趕路,而錯過了一路的風景。學會了改變,你就能不斷地進取,使人生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從而也彌補自己的“不滿”。
3、打開心窗
有好多天了,慧能小和尚獨坐寺內,悶悶不語。師父看出了其中的玄機,也不語,微笑著領著弟子走出寺門。門外,是一片大好的春光。師父依舊不語,懷抱春光,打坐于萬頃溫暖的柔波里。放眼望去,天地之間彌漫著清新,半綠的草芽,斜飛的小鳥,動情的水河。慧能小和尚深深地吸了口氣,偷窺師父,師父正安祥地打坐在山坡上,心中空無一物。
小和尚有些納悶,不知師父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過了晌午,師父才起來,還是不說一句話,不打一個手勢,領著弟子回到寺內。剛到寺門,師父突然跨前一步,輕掩上兩扇木門,把小和尚關在寺門外。
這時,師父在寺內朗聲叫他的名字,進去後,師父問:“外邊怎麼樣了呢?”慧能答:“全黑了。”“還有什麼嗎?”“什麼也沒了。”慧能又回答說。
“不,外邊還有清風,綠草,花,水溪,一切都還在。”
慧能不頓悟,明白了師父的苦心,這些天籠罩在心頭的陰霾一掃而空。人生往往如此,有的人活得很黯淡,並不是因為他的生活中沒有春光,而是黯淡的心境早已把所有朝向春光的窗戶悄然關上了。
4、如果心是苦的
一高僧朝聖回來,眾弟子立刻圍攏上來,要他講述朝聖的經過。高僧對眾弟子說,他是怎樣跋山涉水,
高僧從懷中取出一隻苦瓜,說他在朝聖的途中,一直攜帶著這只苦瓜。每經過一條聖河,他就把這只苦瓜放在聖河中浸泡,並把他帶進聖殿,放在聖桌上讓人供奉和朝拜。高僧把苦瓜交給弟子,叫他們把苦瓜煮熟。當煮熟的苦瓜端上來時,高僧要眾弟子品嘗。眾弟子嘗過後,疑惑的問:“師父,這只苦瓜泡過那麼多的聖水,進過那麼多的聖殿,受過那麼多人的朝拜,為什麼它還是苦的呢?”
“因為它的心是苦的啊。”高僧開導說。
眾弟子恍然大悟。如果心是苦的,無論做什麼事,都不會有樂趣。
若想瞭解更多佛學和自己的運勢,解除煩擾,百事順達
無論做什麼事,都不會有樂趣。若想瞭解更多佛學和自己的運勢,解除煩擾,百事順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