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為一個好的禪修者,最重要的是要立定正確的禪修目標。如果禪修的目標正確,你的禪修態度也就正確。如此就能一直走在正道上,
禪修的正確目標是什麼呢?佛陀在親自授人比丘戒的許多場合裡清楚地宣示了禪修的目標。他說: “善來,比丘。法已善說,堅持梵行以究竟離苦。” 因此,究竟離苦就是你禪修的正確目標。要達到此目標,你必須滅除一切煩惱,因為煩惱是苦的原因。
有十種煩惱,即欲、瞋恨、愚癡、傲慢、邪見、懷疑、昏沉、散亂、無慚、無愧。你必須謹記在心:你的任務就是要將這些煩惱徹底滅除。然而,在你的禪修力量還不夠強之前,至少你應當努力避免受到這些煩惱控制。 要滅除一切煩惱就必須修習戒、定、慧三學。
在禪修的路上有許多陷阱與岔路;如果不小心謹慎,你可能會由於修行上的部分成就而落入煩惱的陷阱及走上歧途。這就是佛陀之所以開示《小心材譬喻經》的緣故。他開示說: “在此,某族姓之人基於信心,舍離家居生活而出家,心裡想:‘我遭受生、老、死、愁、悲、苦、憂、惱之害,我是苦的受難者、犧牲者。這一切眾苦的終點必定能被了知。’如此出家之後,他得到供養、恭敬與名望。
《小心材譬喻經》當中提到的第一種禪修者,由於他對供養、恭敬與名望感到驕傲自滿,所以他落入煩惱的陷阱與走上歧途,因而無法達到禪修的真正目標。著佛陀開示第二種禪修者如下: “他得到供養、恭敬與名望。他不樂於那供養、恭敬與名望;他的目標尚未達成。他不因此而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而是激發修行的意願,付出精進以求達到比供養、恭敬與名望更高超與殊勝的其他境界,
佛陀說這種禪修者就像將外樹皮誤認為是心材的人。由於他對戒行的成就感到驕傲自滿,所以他落入煩惱的陷阱與走上歧途,因而無法達到禪修的真正目標。接著佛陀開示第三種禪修者如下: “他得到供養、恭敬與名望。他不樂於那供養、恭敬與名望;他的目標尚未達成……他得到戒行的成就。他樂於那戒行的成就,但是目標尚未達成,他不因此而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而是激發修行的意願,付出精進以求達到比戒行的成就更高超與殊勝的其他境界,既不退縮也不懈怠;於是他得到定力的成就。他樂於那定力的成就,而且認為目標已經達成。由於這個緣故,他如此地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我能夠專注,心力集中,而其他那些比丘則不能專注,心神渙散。’所以他不激發修行的意願,也不付出精進以求達到比定力的成就更高超與殊勝的其他境界;他退縮與懈怠。”
佛陀說這種禪修者就像將內樹皮誤認為是心材的人。由於他對定力的成就感到驕傲自滿,所以他落入煩惱的陷阱與走上歧途,因而無法達到禪修的真正目標。接著佛陀開示第四種禪修者如下: “他得到供養、恭敬與名望。他不樂於那供養、恭敬與名望;他的目標尚未達成……他得到戒行的成就。他樂於那戒行的成就,但是目標尚未達成……他得到定力的成就。他樂於那定力的成就,但是目標尚未達成。他不因此而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而是激發修的意願,付出精進以求達到比定力的成就更高超與殊勝的其他境界,既不退縮也不懈怠;於是他成就知見。他樂於那知見,而且認為目標已經達成。由於這個緣故,他如此地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我具有知見地生活,而其他那些比丘則沒有知見地生活。’所以他不激發修行的意願,也不付出精進以求達到比知見更高超與殊勝的其他境界;他退縮與懈怠。” 佛陀說這種禪修者就像將邊材誤認為是心材的人。由於他對知見的成就感到驕傲自滿,以他落入煩惱的陷阱,因而無法達到禪修的真正目標。注釋解釋說:這裡所說的“知見”是指天眼通而言,即能見到平常人無法看見的微妙色法的能力。然後佛陀開示第五種禪修者如下: “他得到供養、恭敬與名望。他不樂於那供養、恭敬與名望;他的目標尚未達成……他得到戒行的成就。他樂於那戒行的成就,但是目標尚未達成……他得到定力的成就。他樂於那定力的成就,但是目標尚未達成……他成就知見。他樂於那知見,但是目標尚未達。他不因此而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而是激發修行的意願,付出精進以求達到比知見更高超與殊勝的其他境界,既不退縮也不懈怠。”
這種禪修者不因為上述的種種成就而感到驕傲自滿,他不落入煩惱的陷阱,一直走在正道之上,繼續有系統地修行止禪與觀禪。最後他達到禪修的真正目標,因此經上說: “藉著以智慧來徹見,他滅除了諸漏。” “諸漏”是“諸煩惱”的同義詞。這句經文的意思是:他以阿羅漢道智徹底地滅除了一切煩惱佛陀如此地描述這種禪修者: “我說這個人好比是需要心材、找尋心材、四處尋求心材而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只砍下大樹的心材,知道它是心材而帶走的人。如此,無論此人將它用在那一種必須用心材來做的工作上,他的目標都能達成。” 然後佛陀以這段話來總結他的開示: “所以,此梵行生活不以供養、恭敬與名望作為它的利益,不以戒行的成就作為它的利益,不以定力的成就作為它的利益,不以知見作為它的利益,而以不可動搖的心解脫作為它的目標、心材與終點。” 注釋解釋說:所謂“不可動搖的心解脫”是指阿羅漢果而言。阿羅漢果是上面所說阿羅漢道智的結果。
如果你真誠地效法本經所說第五種禪修者的模範,終有一天你也能滅除一切煩惱,成就此不可動搖的心解脫,究竟脫離一切苦。這就是成為好的禪修者之方法。
溫馨提示:
若你覺得最近自己做事不順,老遇麻煩,運勢不詳類似的情況,
而且認為目標已經達成。由於這個緣故,他如此地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我能夠專注,心力集中,而其他那些比丘則不能專注,心神渙散。’所以他不激發修行的意願,也不付出精進以求達到比定力的成就更高超與殊勝的其他境界;他退縮與懈怠。”佛陀說這種禪修者就像將內樹皮誤認為是心材的人。由於他對定力的成就感到驕傲自滿,所以他落入煩惱的陷阱與走上歧途,因而無法達到禪修的真正目標。接著佛陀開示第四種禪修者如下: “他得到供養、恭敬與名望。他不樂於那供養、恭敬與名望;他的目標尚未達成……他得到戒行的成就。他樂於那戒行的成就,但是目標尚未達成……他得到定力的成就。他樂於那定力的成就,但是目標尚未達成。他不因此而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而是激發修的意願,付出精進以求達到比定力的成就更高超與殊勝的其他境界,既不退縮也不懈怠;於是他成就知見。他樂於那知見,而且認為目標已經達成。由於這個緣故,他如此地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我具有知見地生活,而其他那些比丘則沒有知見地生活。’所以他不激發修行的意願,也不付出精進以求達到比知見更高超與殊勝的其他境界;他退縮與懈怠。” 佛陀說這種禪修者就像將邊材誤認為是心材的人。由於他對知見的成就感到驕傲自滿,以他落入煩惱的陷阱,因而無法達到禪修的真正目標。注釋解釋說:這裡所說的“知見”是指天眼通而言,即能見到平常人無法看見的微妙色法的能力。然後佛陀開示第五種禪修者如下: “他得到供養、恭敬與名望。他不樂於那供養、恭敬與名望;他的目標尚未達成……他得到戒行的成就。他樂於那戒行的成就,但是目標尚未達成……他得到定力的成就。他樂於那定力的成就,但是目標尚未達成……他成就知見。他樂於那知見,但是目標尚未達。他不因此而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而是激發修行的意願,付出精進以求達到比知見更高超與殊勝的其他境界,既不退縮也不懈怠。”
這種禪修者不因為上述的種種成就而感到驕傲自滿,他不落入煩惱的陷阱,一直走在正道之上,繼續有系統地修行止禪與觀禪。最後他達到禪修的真正目標,因此經上說: “藉著以智慧來徹見,他滅除了諸漏。” “諸漏”是“諸煩惱”的同義詞。這句經文的意思是:他以阿羅漢道智徹底地滅除了一切煩惱佛陀如此地描述這種禪修者: “我說這個人好比是需要心材、找尋心材、四處尋求心材而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只砍下大樹的心材,知道它是心材而帶走的人。如此,無論此人將它用在那一種必須用心材來做的工作上,他的目標都能達成。” 然後佛陀以這段話來總結他的開示: “所以,此梵行生活不以供養、恭敬與名望作為它的利益,不以戒行的成就作為它的利益,不以定力的成就作為它的利益,不以知見作為它的利益,而以不可動搖的心解脫作為它的目標、心材與終點。” 注釋解釋說:所謂“不可動搖的心解脫”是指阿羅漢果而言。阿羅漢果是上面所說阿羅漢道智的結果。
如果你真誠地效法本經所說第五種禪修者的模範,終有一天你也能滅除一切煩惱,成就此不可動搖的心解脫,究竟脫離一切苦。這就是成為好的禪修者之方法。
溫馨提示:
若你覺得最近自己做事不順,老遇麻煩,運勢不詳類似的情況,